当前位置: 首页 > 法学研究 > 调查研究
我与刑事审判
作者:蒲珣琦  发布时间:2015-06-20 16:39:29 打印 字号: | |
  作为一名从事刑事审判工作多年的法官,有一个问题一直索绕在我的心头,那就是------刑事审判,它带给我什么?

  最初选择刑事审判,源于一些浮浅的认识,国徽下的审判席神圣而庄严,法槌一落,四下里一片肃然,正义的宣判让邪恶低头,善良得到抚慰。这些都让年轻的我心生向往。而当我真正成为一名刑事法官时,我逐渐体会到光环背后的压力和责任。当枯燥而紧张的庭审结束,腰和背隐隐作痛时,当我面对厚重的卷宗、乱麻一般的证据、各执一词的争论时,当我为事实的真伪、定罪量刑的困惑而辗转反侧、夜不能寐时,当我为判决书的说理而殚精竭虑时,我问自己------刑事审判,它究竟带给我什么?

  因为刑事审判,我得以观察到不同的人不同的命运,每一个被告人身后,都有一段不同寻常的故事;每一桩罪恶的形成,充满了因因果果的纠葛。庄严的法庭也是一个生动的舞台,上演着一幕幕悲欢离合、恩怨情仇,在用法律丈量行为的同时,罪恶背后的人间百态,给我了丰富的人生感悟。曾经权倾一时、高高在上,却因为贪婪和放纵沦为阶下囚;曾经和和美美的一家人,一场车祸后顷刻间支离破碎;本来可以息事宁人,却一时兴起害人害己。高墙之内,枷锁之中,自由和尊严不复存在;即使得到金钱的赔偿,失去的健康、失去亲人的伤痛却是生命中无法承受之重。因为刑事,我的目光阅读了太多的痛与悔,我的心中也因此充满了对生命的敬畏,对生活的感恩。生命如此脆弱,眨眼的瞬间都可能如玉坠地,无法复原。我们所习以为常的生活,虽然不如意事十之八九,但每一次自由的呼吸,每一个平安的夜晚,每一次与亲人的相聚,都值得备加珍惜。

  因为刑事审判,我遭遇过利益的诱惑,也曾经面对无端的非难和误解。记得有一起强奸案件,我需要向侦查人员核实被告人的自首问题,对方开始不肯配合,让我吃了几回软钉子,由于自首牵涉到对被告人的量刑,所以我还是千方百计地找到了他,见面后我才知道他为什么刁难我,原来他认为我如此较真儿,定是有所“企图”,他的语气充满了不屑:“说吧,打算让我朝哪边靠?”我很吃惊,但还是平静地跟他说:“请实事求是地讲。”做完了笔录,我明显地感觉到他态度的变化。在法官的公信力广受质疑的今天,我理解他的不信任,也坦然接受他态度的变化。曾经有一个法官说过一句话:“一个法官的背后,应该是洁白朴素的生活。”是啊,法官可以是物质上的贫民,但必须是精神上的贵族,可以没有金钱和地位,但不能失去目光的清澈、内心的坦然。比身体的自由更加可贵的,是心灵的自由,而只有干净的灵魂,才能够享受到心灵的自由。

  因为刑事审判,我品尝到奉献的快乐。当冥思苦想终于完成一篇有理有据的判决书,当正义的宣判声响在庄严的法庭之上,当被告人口服心服地接受判决,所有的辛苦都化作喜悦。这就不难理解一位法官为什么说,法庭才是她真正的位置。“走上法庭的快乐,助人的快乐,了解社会的快乐,伴随着庭审中智慧交锋的快乐,非常过瘾,非常开心。”去年刚过春节,上班的第一天,我接到了一位老人的新年祝福,那是一位在交通事故中失去了儿子的老工人,因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多次找到我,我能帮他的只是些微不足道的的小事,可他回报我的却是掏心窝的感激之情,电话里他跟我说,这个法院让他感觉暖乎乎的特别亲切。我知道他请求赔偿的路很艰难甚至遥不可期,法律并不强大,有时也软弱无力,可是司法可以,也完全应该是温暖的。一次耐心的倾听,一种温和的姿态,一句暖心的话语,这是我可以做到的。“赠人玫瑰,手有余香”,一位素昧平生的老人真诚的信任,成为我心中温暖的记忆。

  正像一位老法官说的:“案件审得越多,下判的手越沉。”刑事审判责任的重大,敦促我不断地进取。诚然,通往法治社会的道路上,法官的声音有时是微弱的;相对于心血的付出,法官的收入是微薄的;面对社会对司法公信力的质疑,法官的压力是沉重的。但是,选择随波逐流或是意志消沉都不是真的法官所为,我们需要的不是郁闷和抱怨,而是身体力行地实践一个法官的责任和使命。
来源:青海法院网
责任编辑:袁有玮
联系我们